
合力推動數字鄉村建設由試點走向普及
當前,數字鄉村建設正處于深入探索的關鍵階段。從國內形勢來看,數字經濟逐漸成為我國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的新動能。如何以數字化賦能鄉村產業發展、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,整體帶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、促進農民共同富裕,給基層治理提出了新的課題。
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,“要想富先建網”則凝聚著鄉村振興新共識。行走在廣袤農村,如果留心觀察便會發現,聳立在田間的鐵塔上掛了不少4G、5G基站,網絡信號幾乎覆蓋村村戶戶。當然,建好網絡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,用好這些數字基礎設施才是根本。
有了數字基礎設施,數字化人才培養是關鍵。鄉村數字化人才建設通過推廣信息技術、數字化技術,提高農民數字素養與技能,從而提升農村勞動力整體素質,適應新農業發展需求。數字技術人才不斷為農村地區引入新思維、新手段、新模式,也有助于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,推進鄉村產業數字化發展。因此,在試點階段也應依據現實情況,緊抓關鍵領域人才培養,加快打造農村地區數字技術人才培養基地,圍繞產業發展重點,因地制宜確定人才培養模式和方案,持續提升農民數字化技能和素養,培養一批數字化農業合作社帶頭人,以點帶面實現鄉村數字技術人才培養。
有了鄉村數字化人才,數字產業要先行。鄉村數字產業發展,有助于將大數據、物聯網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數字技術要素逐步滲透進鄉村農業產業。推動農業生產經營、管理服務數字化改造,帶來的不僅是農業技術革新和生產力提高,更是農業經營模式的深刻變化,加快傳統農業向精細化農業轉變。農村獨特的自然風光、文旅資源等信息通過社交網絡、線上旅游平臺向外傳播,帶動鄉村旅游業、食宿業的發展。
目前由于社會力量動員不夠,各類群體共同參與的積極性未能充分調動,數字鄉村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。要讓試點走向普及,把“樣板間”打造成“商品房”,在更大程度上滿足老百姓真實需求、真正關切。這就需要政府部門、金融機構在政策上、資金上多向鄉村傾斜,形成合力,豐富數字經濟在農業部門、農村地區和農村居民等領域的應用場景。相關運營商、通信企業提供更多技術支撐。更為關鍵的是,各方加快探索出數字鄉村建設的創新范本,讓數字技術能夠更好落地,持續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,讓農民盡可能享受到與城鎮居民同樣的數字經濟發展成果。
(陳艷金 張裕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