索引號: | 014249827/2024-03570 | 分類: | 其他\其他 通知 | ||
發布機構: | 啟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| 文號: | 啟政辦發〔2024〕39號 | ||
成文日期: | 2024-11-25 | 發布日期: | 2024-11-25 | 有效性: | 有效 |
名稱: | 關于印發啟東市貫徹落實《南通市關于深入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》的重點任務分解的通知 |
各鎮人民政府,各園區管委會,各街道辦事處,市各委辦局,市各直屬單位:
經研究,現將《啟東市貫徹落實南通市〈關于深入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〉的重點任務分解》印發給你們,請認真貫徹落實。
啟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
2024年11月25日
(此件公開發布)
啟東市貫徹落實南通市《關于深入推進海洋
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》的重點任務分解
序號 |
重點任務 |
重點工作 |
牽頭單位 |
配合單位 |
一 |
系統謀劃全域向海發展藍圖 |
1. 堅持“全域皆沿海”系統思維,推動陸地與海洋資源、沿江與沿海功能協同聯動,引領海洋產業創新發展,加快布局完善,推動海洋產業做大做強。 |
發展改革委 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|
科技局 交通運輸局 文廣和旅游局 啟東海事處 |
2. 大力發展海洋新能源、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、海洋生物醫藥等先進制造業,轉型升級海洋漁業和海洋服務業,加快布局低空經濟、深遠海裝備等未來產業。 |
發展改革委 農業農村局 科技局 |
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市場監管局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呂四港鎮 海工船舶工業園 呂四港經濟開發區 |
||
3. 發揮非臨海地區重要支撐作用,因地制宜發展海洋產業,積極拓展涉海設備、材料制造及涉海產品再加工等海洋產業鏈上下游。 |
發展改革委 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|
農業農村局 呂四港鎮 海工船舶工業園 |
||
二 |
全面深化跨江協同向海圖強 |
1. 加快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程,持續做好長江口產業創新綠色發展協同區建設工作,積極策應上海現代海洋城市建設,打造長江口新質生產力強載體、長三角開放創新新高地。 |
發展改革委 |
科技局 交通運輸局 |
2. 持續推動建設一批跨江融合產業園區,積極運用“基地+拓展區”“總部+協同中心”“飛地孵化”“離岸創新”等合作模式,推動與上海蘇南在園區共建、項目合作等方面取得更多成果。 |
發展改革委 |
科技局 商務局 啟隆鎮 呂四港鎮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海工船舶工業園 呂四港經濟開發區 啟東經濟開發區 |
||
3. 積極策應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,加強與中外運等的合作,加密拓展近遠洋等航線,加強口岸能級建設,提升滬啟通關一體化水平。 |
交通運輸局 |
啟東海關 啟東海事處 呂四港經濟開發區 |
||
三 |
著力推進海洋產業強鏈補鏈延鏈 |
1. 圍繞海洋產業鏈鍛造,重點抓好產業鏈招商、產業監測評估、產業信息共享、產業聯盟建設等推進措施。 |
發展改革委 |
商務局 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農業農村局 文廣和旅游局 交通運輸局 市場監管局 |
2. 繪制海洋產業鏈招商圖譜、產業招商目標企業目錄,聚焦龍頭企業和產業鏈薄弱缺失環節、價值鏈高端環節的核心企業、關鍵項目,精準開展招商合作。 |
商務局 |
科技局 |
||
3. 支持“鏈主”企業,帶動產業鏈、供應鏈協同發展。 |
發展改革委 |
科技局 |
||
4. 深挖陸江、陸海空間資源,加快完善基礎設施、拓展應用場景、培育低空產業特色集群,與海洋產業協同聯動。 |
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發展改革委 |
交通運輸局 科技局 文廣和旅游局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|
||
四 |
全力補齊生產性服務業短板 |
1. 推動制造業和服務業深度融合,加快布局生產性服務業,推進制造業主輔分離。 |
發展改革委 |
商務局 |
2. 大力發展船舶海工研發設計、海上風電運維、海洋生物醫藥研發、高端航運服務、大宗商品物流、冷鏈物流等涉海生產性服務業。 |
商務局 |
交通運輸局 科技局 呂四港鎮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海工船舶工業園 呂四港經濟開發區 |
||
3. 依托港口、倉儲等做大批發業,鼓勵重點企業設立設備或原材料集中采購等貿易結算、服務平臺。 |
商務局 |
交通運輸局 呂四港經濟開發區 |
||
五 |
加快推動海洋產業綠色低碳發展 |
1. 支持呂四港經濟開發區、企業開展(近)零碳建設。 |
發展改革委 |
呂四港經濟開發區 |
2. 加快推動綠色港口建設,支持呂四起步港區“2+2”碼頭等有條件的港口碼頭建設光伏電站、風力發電站、儲能電站、冷能利用等設施,打造(近)零碳港口。 |
發展改革委 |
交通運輸局 呂四港經濟開發區 呂四港集團 |
||
3. 加快推動重點行業綠色化改造,積極培育省級以上綠色工廠,支持船舶海工、新能源等海洋產業企業試點建設(近)零碳工廠。 |
發展改革委 |
海工船舶工業園 呂四港經濟開發區 |
||
4. 加快能源領域設備更新,鼓勵并網運行超過15年或單臺機組容量小于1.5兆瓦的陸上風電場開展改造升級;加快船舶設備更新,推動新能源和LNG等動力船舶應用;加快港口設備更新,鼓勵新增、更換和改造應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的港口作業機械、港內車輛、海事巡查等裝備。 |
發展改革委 |
交通運輸局 啟東海事處 東海鎮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海工船舶工業園 呂四港經濟開發區 呂四港集團 供電公司 |
||
六 |
持續加大金融服務供給 |
1. 積極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模式,不斷拓寬金融助力海洋經濟新渠道。 |
啟東金融監管支局 |
財政局 |
2. 積極跟進南通市與省海洋產業發展基金合作,鼓勵我市涉海企業申請各項專項基金,支持沿海港口、園區基礎設施建設,積極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,激發民間資本“向海”活力。 |
啟東金融監管支局 財政局 |
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科技局 交通運輸局 呂四港經濟開發區 |
||
七 |
聚力打造產業創新和人才集聚高地 |
1. 緊扣科技創新,全面推進滬啟新一輪科技創新戰略合作,持續提升海洋科創資源集聚度,實現更多“建立研發、孵化、前窗在上海,生產、轉化、后臺在啟東”。 |
科技局 |
商務局 |
2. 重點抓實高能級科創平臺建設、重點技術攻關轉化、高層次和高技能人才引培,持續放大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效應,重點培育和引進一批高層次、高技能海洋人才,打造一支符合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的海洋人才隊伍。 |
科技局 |
組織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|
||
八 |
扎實推進江海聯運關鍵節點工程建設 |
1. 加快完善江海河、公鐵水多式聯運集疏運體系,扎實推進沿海、沿江、內河關鍵節點工程,打造長江經濟帶江海聯運新通道。 |
交通運輸局 |
王鮑鎮 合作鎮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呂四港鎮 呂四港經濟開發區 |
2. 加快建設小廟洪、網倉洪等進港航道,加快推進呂四作業區西港池12#-13#碼頭工程,高水平運營洋呂鐵路,提升港口運營質效。 |
交通運輸局 |
呂四港經濟開發區 |
||
3. 加大港口岸線資源盤活力度,加快完成呂四重裝碼頭開放。 |
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交通運輸局 |
商務局 呂四港經濟開發區 |
||
九 |
全力破解涉海要素保障難題 |
1. 支持海洋產業項目優先推薦列入省、市重大項目庫,在土地、海域、能耗、岸線、排污總量等要素保障方面申請上級支持。 |
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生態環境局 發展改革委 交通運輸局 |
住房城鄉建設局 水務局 |
2. 對符合條件的省級重大項目,確需新增建設用地的積極推動由省、市統籌安排用地指標,確需用海的實施海域使用前置審查服務,排污總量指標不足的積極申請省、市儲備庫指標予以解決。 |
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生態環境局 |
發展改革委 數據局 |
||
3. 結合產業發展需求適時調整岸線規劃。積極推動新老江堤海堤優化調整,加快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處置。加大涉海園區水、電、氣、排污等保障力度,切實降低企業運營成本。 |
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水務局 |
住房城鄉建設局 數據局 生態環境局 惠萍鎮 匯龍鎮 啟隆鎮 呂四港鎮 生命健康產業園 海工船舶工業園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圓陀角旅游度假區 江海瀾灣旅游度假區 呂四港經濟開發區 |
||
十 |
統籌推動沿江沿海“三生”融合 (生產生活生態) |
1. 科學布局沿江沿海“三區三線”,支持沿江產業項目向沿海轉型升級。 |
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|
水務局 惠萍鎮 匯龍鎮 啟隆鎮 呂四港鎮 生命健康產業園 海工船舶工業園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圓陀角旅游度假區 江海瀾灣旅游度假區 呂四港經濟開發區 |
2. 深入推進近岸海域綜合治理,加強入海河流污染防治,持續改善海域環境質量,堅決守好出江入海生態門戶。 |
生態環境局 |
水務局 |
||
3. 統籌推進沿江沿海生態帶建設,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轉化路徑,依托生態帶加快文旅資源串珠成鏈、整體聯動。 |
生態環境局 文廣和旅游局 |
惠萍鎮 匯龍鎮 啟隆鎮 呂四港鎮 生命健康產業園 海工船舶工業園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圓陀角旅游度假區 江海瀾灣旅游度假區 呂四港經濟開發區 |
||
4. 積極發展海洋休閑漁業,打造海洋休閑漁業融合創新試點,做深做精“漁業+工業+旅游”文章。 |
農業農村局 |
文廣和旅游局 呂四港鎮 |
||
5. 深入實施“繽紛百里”、美麗海灣等項目,完善臨海地區生產生活配套設施,打造港產城融合片區,構建現代海洋城市先行示范灣區。 |
住房城鄉建設局 |
文廣和旅游局 水務局 呂四港鎮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圓陀角旅游度假區 江海瀾灣旅游度假區 呂四港經濟開發區 |
||
十一 |
強化向海發展精準政策支持 |
1. 加大現有適用性政策向海洋領域傾斜力度,針對性制定海洋產業發展增量政策。 |
發展改革委 |
科技局 商務局 財政局 |
2. 加強對高能級海洋創新平臺、重大成果轉化項目、優質科創項目、高層次高技能海洋人才的招引培育,按照上級及本級有關文件給予優先支持。 |
科技局 |
組織部 財政局 |
||
3. 聚焦“兩重”“兩新”等領域,支持符合條件的涉海重大項目積極申報超長期特別國債等資金政策。積極爭取省級海洋產業獎補資金。 |
發展改革委 |
財政局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