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耕讀傳家風 書香促履職
本報訊 “傳承耕讀家風,共筑精神家園”“欣賞昆曲之美,弘揚傳統文化”……“世界讀書日”來臨之際,市政協舉辦“耕讀·傳家”“悅讀·傳統文化”等一系列委員讀書活動,書香政協味正濃。
120多年前,張謇創辦了中國第一個農業股份制企業——通海墾牧公司,營造了“桃源式的墾牧鄉”,實踐著“新世界雛形”的理想,也留下了農業文化遺產——沙地圩田農業系統,留下不畏艱難、勇于開拓、不斷創新的墾牧精神。4月17日,市政協農業農村界委員們會聚于通海墾牧公司舊址,舉行“耕讀·傳家”委員讀書活動,大家在參觀學習、聆聽講解中深入了解沙地農耕傳統,同時觀摩政協委員高浩然創辦的銘言生態農莊,直觀體驗現代農業生產運營模式。
“從農業1.0到農業4.0,理清了生態轉型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方向,我們將結合此次讀書活動的所讀所想,理論聯系實踐,為推進鄉村振興貢獻政協力量。”在閱讀分享環節,委員們重點圍繞《從農業1.0到農業4.0》這本書,暢談自己的閱讀心得和感悟。政協委員、市農技推廣中心主任吳幸民表示,下階段將重點加強高素質農民培訓,提升保護種質資源水平,依托國家級大豆整縣推進、小麥單產提升、水稻綠色高質高效等項目,做好農技推廣服務。
“打造南陽鎮的‘農業4.0版’,重點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、品牌農業、精品農業。”政協委員、南陽鎮黨委副書記吳杰說,“依托南陽鎮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、四青作物小鎮等資源優勢,我們將大力發展農村電商,推介農文旅產品,建設田園綜合體,加速推動能人回鄉、企業興鄉。”
4月16日,市政協文化藝術和教育、醫衛界的委員們聚集在一起,舉行“悅讀·傳統文化”委員讀書活動。昆曲愛好者袁宸龍以《昆曲之美》一書為引,從“唱念做打的程式之美”“詩詞格律的文學之美”“虛實相生的舞臺之美”三個維度,解析昆曲“無聲不歌,無動不舞”的藝術特質,引發委員們的共鳴。
昆曲愛好者葉燕雁帶來的《尋夢》選段,更是讓大家沉醉于古曲雅韻。“以前覺得昆曲‘聽不懂’,今天才發現,它的雅韻之美是跨時代的,關鍵是要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傳播。”政協委員陳美感慨。
“今天的讀書活動不僅讓我對昆曲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,也讓我更加堅定了為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貢獻力量的決心。”政協委員、啟東市評彈團團長陳燕說,“我們將積極推動評彈、昆曲等傳統藝術走進校園、走進社區,讓更多的人,尤其是青少年有機會接觸、了解傳統戲劇和曲藝表演,感受其獨特的魅力。”
“建設書香政協,要深化‘讀書+履職’的融合機制,拓展成果的轉化,創新活動的載體,把讀書所學轉化為實際履職成果。”市政協副主席袁圣菊希望,委員們以書為媒,以行為筆,在啟東大地上書寫更多春天的故事。
(本報記者 李欣怡 宋佳琳 通訊員 沈杰 錢周全)